女校究竟是怎么來的?
在英國私校的辦學歷史中,女校的歷史遠遠不及男校悠久,而混校的大量產生更是上世紀70年代后才出現的變革。在選擇不同種類的學校時,唯有對其歷史背景有一定的理解才能更客觀的作出選擇,而絕非籠統粗暴的對單性別學?;蛘呋旌蠈W校懷有偏見。
——前言
為什么會產生單一性別學校,
而混合學校又是如何產生的?
其實單性別學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,當時的英國社會只有貴族男子才有受教育的機會,而女子則不能。之后為了培養貴族女子們能在知識和生活層面與男子有所匹配,才產生了女校。如今在不少女校中,設計、藝術及烹飪這樣的科目設置仍非常普遍。也有說法稱,舊時的女校為培養的,只是貴族男子的太太,而非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女性。
女校中很常見的設計及藝術
這就是最早期的男校和女校。
比起單性別的私立學校,混合性別的私立學校歷史并不算很悠久。
在1968 年的統計中,近三百所英國私立學校中,僅三所是混合性別學校,其他所有的學校均是男?;蛘吲?/span>。然而到20 世紀末,在近六百所私立學校中,近一半的學校已經演變為混合學校,在不同年齡階段同時招收男女學生,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傳統的私立學校,例如威斯敏斯特學校,拉格比學校以及凱特王妃的母校莫爾伯勒學院。
.png)
圖為英國北部最好私立女校的女王學校冬季雪景
這種戲劇化的轉變不只發生在英國,美國在這方面也產生了劇烈的變革,1972 年,由于女權運動的推動,美國通過了教育修正案第九條,由此女性終于獲得了平等受教育權。在此之后,混合學校終于在北美,英國以及其他英聯邦國家遍地開花。而混合學校,也被普遍認為更貼近“人性本質”,為兩性創造更好的了解機會,為穩健的婚姻和更和諧的社會打下扎實的基礎。
而近年來,在考慮到經濟發展及辦學成本的情況下,越來越多的男校開始逐漸成為混校,同時招收男女學生。
.png)
很多女校的建筑由貴族莊園變革而來
校方都最大程度保持建筑原始的形態
為什么發生在上世紀70 年代,
變革絕非空穴來風
半個世紀前的70年代,正值社會結構進行劇烈變革的時期,單性別學?;旌匣?,其本質是社會運動的產物。
二戰后英國的左派長期占領政府,強調資源公平化,其中也包括了教育資源的平均化,也強調了國家對教育的投入,大力建造公立學校, 而建校的資金來自于納稅人所繳納的稅費,于是這些由納稅人所投資的公立學校便是天然的混校,而部分傳統的單性別私立學校依舊堅持其傳統。除此之外,則是女性地位的日益提高。一方面戰時大量青壯年男性死亡和傷殘,迫使女性走出家庭,參與勞動和社會實踐,一方面戰爭時期大后方各種支援前線和生產活動,都必須由女性提供。女性走出家庭,參與正式的工作,并正常納稅,議會也開始有了女性議員。自然而然,女性的需求和聲音才被重視起來。然而這又是一個正循環,畢業的女性參加社會生產和實踐,又能力納更多的稅,于是也可以享受更多的權利。同時,她們也希望自己的女兒們也可以享受一樣的受教育機會,并參加社會化生產。
在現代的英國私校中,為適應社會發展,單性別學校和混校之間的區別日益減少,但也并非已經完全一致。不少女校在校園氛圍,學生人數和教授課程等方面依舊保持了原有傳統。在擇校時依舊可以作為參考標準,以更有效的篩選出心儀且合適的學校。